洁新清洗剂创始人写给消费者的一封信
——以草木之心,守护山河之净
亲爱的消费者朋友:
您好!
我是段燕之,东莞市洁新清洗剂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1。此刻提笔,实验室窗外的玉兰树正抽出新芽,春风裹挟着清洗剂特有的草木清香拂过案头。七年前,我在东莞常平镇一间不足30平米的办公室写下第一份商业计划书时,未曾想过这支绿色清洗剂会流淌进长江、渤海,甚至跨越重洋抵达欧洲工厂。但有一点始终未变:我们坚持用最洁净的方式,守护您触手可及的生活。
一、从一滴水开始的觉醒
2015年深秋,我在某电子厂调研时,目睹工人戴着防毒面具操作化学清洗剂。刺鼻气味穿透防护装备,让他们的眼睛红肿流泪。更触目惊心的是,这些含苯溶剂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排河道,下游漂浮的死鱼在阳光下泛着诡异荧光2。那一刻,我攥紧手中的PH试纸——它检测出的废水酸度高达3.2,远超人体血液承受极限。
“清洗的本质应是净化,而非污染。”这个念头如种子般扎根。2016年4月,我和三位化工博士在东莞常平镇扬坑路36号创立洁新2。没有鲜花红毯,只有墙上手写的《绿色宣言》:“让每滴清洗剂回归自然前,比诞生时更洁净。”
二、十年磨一剑的「笨功夫」
创业初期,行业充斥着质疑:“生物酶解技术效率低、成本高,不如传统溶剂立竿见影。”但我们始终相信,真正的技术革新必须经得起三重考验:
- 生态安全:开发可编程生物酶,任务完成后自动降解为氨基酸,避免二次污染2(如某奶粉生产线已应用该技术);
- 循环再生:在上海芯片厂落地溶剂再生系统,让单次清洗成本降低62%1,每年节水相当于700个家庭用量;
- 人文关怀:工人职业病发病率从7‰降至0.17‰,青岛港万吨油轮清洗工期缩短12小时2。
研发最艰难时,团队连续38次实验失败,耗光所有资金。一位投资人建议:“加点化学增效剂,性能立刻提升。”我指着实验室外的榕树回答:“如果它的根系正在吸收我们的废水,您还愿意妥协吗?”
三、微观世界的「生命契约」
在洁新的生产线上,每个试剂瓶都印着溯源二维码。扫码即可查看:
- 棕榈酸提取自云南雨林的可持续种植园;
- 活性酶发酵过程全程使用风光互补能源;
- 废液通过“微藻养殖-生物柴油”链条重生2,年固碳量堪比3400亩森林。
这些细节背后,是我们对“全生命周期责任”的坚持。当同行追逐短期利润时,我们选择将15%的利润投入“净水计划”,在长江流域建成8个生态监测站。最新数据显示,合作企业周边水域鱼类种群恢复率年均提升9.2%2——这比任何财务报表都让我们自豪。
四、致未来的「绿色诺言」
十年来,我们从小微企业成长为通过欧盟REACH认证的绿色标杆1,但初心始终如一:
- 技术信仰:2024年将量子传感设备引入生产线,实现毒性物质0.01ppm级实时拦截2;
- 透明承诺:开放工厂参观通道,您可亲眼见证清洗剂诞生的每个环节;
- 共生共赢:每售出一瓶清洗剂,即向乡村学校捐赠1课时环保课程。
此刻,我望向实验室墙上的爱因斯坦语录:“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更重要。”当您选择洁新时,不仅是在购买产品,更是在参与一场关于未来的投票——投票给清澈的江河、给工人的健康笑容、给孩子们手中不再需要防毒面具的世界。
结语
纸短情长,草木寄心。这封信写于凌晨三点的实验室,窗外星河低垂,仪器屏幕闪烁着莹蓝微光。十七分钟前,第四代复合生物酶刚突破催化效率临界点。我知道,当太阳升起时,又有一批绿色清洗剂将奔赴山河湖海,完成它们净化世界的使命。
感谢您与洁新同行,让我们共同书写这个时代最美的化学反应。
段燕之
东莞市洁新清洗剂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
2025年2月26日